沈士柱(?--1659),字昆铜,号惕庵,其父沈希韶,明朝御史。沈士柱在崇祯年间加入复社,反对阉党,因党祸离开芜湖流落杭州等地,南明灭亡后回芜隐居,但仍秘密从事反清活动,清顺治14年(1657)被捕,1659年清明在南京从容就义,其一妻二妾同时在芜自殉。与吴应箕、沈眉生、杨维斗、刘伯宗合称为“复社五秀才”。 关于评价 沈士柱是清朝初期的诗人,他的诗歌作品数量不多,但质量较高,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。以下是对沈士柱诗歌的评价:1. 风格独特:沈士柱的诗歌风格独特,清新自然,富有灵性,具有很强的个性和艺术感染力。他的诗歌多表现自然景物、人情世态,以及个人的感受和思考。2. 情感真挚:沈士柱的诗歌情感真挚,表达了对自然、人生、友情等主题的感悟和思考,具有很强的感染力。他的诗歌不仅让人感受到美的享受,还能引起人们对生活和人生的思考。3. 技艺高超:沈士柱的诗歌技艺高超,他善于运用各种艺术手法,如比喻、象征、拟人等,营造出独特的艺术氛围,展现出他的才华和诗歌造诣。总之,沈士柱的诗歌作品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,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。